当前位置:首页 > 驾驶技巧 > 正文

歼7飞机驾驶技巧,歼7驾驶舱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歼7飞机驾驶技巧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歼7飞机驾驶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被称作空中美男子的歼8有哪些特性?
  2. 为什么说歼8战斗机是放大版的歼7?

被称作空中美男子的歼8有哪些特性?

其实歼八二才是空中美男子,歼八是机头进气的,因为存在些问题没有大规模装备,歼八的研制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苏联空中威胁,米格23 高空高速性能美国都愁的够呛,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歼八的改型歼八二的出现缓解了这方面压力,但是毕竟机型太老,各方面都与当时的先进战斗机差距很大,可是这毕竟是***后来我们国家我们空军新研制并服役的一款战机,意义重大。

歼8是沈飞研制的一款战斗机,最早被军内称作“空中美男子”,主要承担制空与截击战斗任务,为满足高空作战要求,所以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高空和高速性能,因此其2.2倍音速、2.2万米高空,即使找遍全球,也很难找到如此“双2”的指标了,这是该型二代机依然能够在空军中安身立命的本钱。

歼7飞机驾驶技巧,歼7驾驶舱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装涡喷7A航空发动机的歼8,有1门23毫米双管机炮,7个***点,可以使用霹雳2、霹雳5、霹雳8短程空空导弹,霹雳-11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以及无制导航空***与火箭弹等。

客观地说,以上歼8所载的武器性能毫无特色,是空军最基本的配置,都是网上能够找到的资料,作为论坛军迷,个人可以透露说战时绝对不是这样的武器挂载,八爷是要打高价值有生目标的,所以远程空空导弹将是它的必配。

凭借网上资料上的那些装备,战时歼8倘若与国外的三代机拼杀,拿肯定毫无胜算,但空军依然将其当作宝贝,目前至少有三、五百架在役,这个数量不算少了,说明什么问题呢?

歼7飞机驾驶技巧,歼7驾驶舱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歼8 特别适用于在地面指挥所引导下的国土防空作战,凭借其高空性能,高速接近目标,进行拦截作战,绝对是把好手,目前许多三代机都飞不到2倍音速和2万米高度,从高空对敌手凌空一击,是许多敌手所吃不消的,这是歼8在本土作战中的优势所在。

其次,歼8特适合改装成高空侦察机,用高空和高速摆脱对手的追赶,获取敌方有价值的地面目标情报,战时供指挥部制定作战时作为参考依据。

此外,歼8的双2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成为反制对手隐身战机的绝佳武器,即使隐身战机也飞不到2.2万米的高度,所以在此高度歼8发现隐身机的概率很大,因为机背的隐身性能差,雷达反射面积大,一旦被歼8雷达锁定,利用高空高速性能,迅速接敌率先发射空空导弹,直接将其打爆,或将敌机的有关信息,通过数据链发至地面指挥部,由指挥部作出具体应对措施。

歼7飞机驾驶技巧,歼7驾驶舱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即使在当下,歼8仍然是空军中唯一的高空高速截击机,在新航电与体系的支撑下,八爷依旧可以发挥出近三代机的效力。

理论上,在预警机与友机的引导下,歼8完全可以***取高速接近目标,射出中距或远程空空弹,然后掉头就跑的战术。

歼击机作为一个国家空军夺取制空不可或缺的型号,上世纪风云变化,周围各个国家都开始重金购买装备第三代主力战斗机,而那时候我国各个研制工作都还需要时间

图为歼8系列战斗机

歼8是我国60/70年代展望我国航空现状决定使用技术已经成熟的的技术,通过放大歼7,由单发变为双发设计,一是考虑到了自身激素限制,二是研制时长,因为国家整体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即使如此歼8研制工作还是受到了波折,直到70年代总设计死去后面才正式进入空军服役。但是世界的空军技术变革已经使得国内飞机无论生产还是研制都已经落后。

图为歼8系列战斗机

在1996的航展上进过改进后的歼8II战机正式亮相,优美的外型甚至得到了美男子的称号,歼8II开始作为我国空军主力来支撑大国的天空。一段时间与西方的蜜月使得中国获得较为先进的航电,和航空发动机技术,都使得歼8II的性能相对于老歼8有了较大的提升。

图为歼8系列战斗机

歼八起点不高,当时中苏交恶,中国急需一款战斗机来对付美台的高空侦察机,当时以歼七为蓝本增加一台发动机,突出高空高速,刚出来的歼八连夜战功能也没有,经过改进具备夜战,但由于机头进气,机头不能装大功率雷达。只能国土防空,直至1980年代后,中国引进西方技术,才改为机两侧进气,机头安装大功率雷达,,但歼八费效比还不如歼七,因而不被军方看好,在国际上被称为长须鲸,军方有戏称高空和平鸽,民间有空中蔡国庆之称。但歼八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是航空的重要里程碑。

为什么说歼8战斗机是放大版的歼7?

因为歼-8就是在歼-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两者同根同源!

歼-8北约代号“长须鲸”,我们自己称为空中美男子,空军曾经的主力机型。上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研制定位于高空高速截击机,虽然1969年就已经实现首飞,但接下来问题不断再加上特定的原因时间越拖越长。直到1980年才得以入役,属于那种一入役就落后的机型,在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是我军的主力机型直到苏-27及歼-10、歼-11的大量入役才得到解放。

1961年从苏联引进米格-21战斗机及配套发动机技术,1966年歼-7实现仿制首飞。而歼-8则是在1964年由航空工业提出的新机改进方案,当时是建议在米格-21基础上设计改进一款新型歼击机,由于歼-7已经在研制中所以定名为歼-8由沈飞研发,***用双发布局相当于歼-7的放大版。

米格-21/歼-7小巧灵活但存在航程不足等缺点,因此歼-8更加突出高空、高速、大航程、以及提高爬升率、加强火力等性能,国土防空定位截击。当然放大了机身加上双发配置设计性能指标较歼-7提高不少,如:最大速度马赫数2.2、最大升限2万米以上、最大爬升率200米/秒、最大航程2000公里,当然还能安装更大的雷达。不过早期版本的歼-8***用的还是机头进气(第一版只有白天型),毕竟当时科研实力不足,基础工业薄弱。

这种定位于上世纪60年代的性能配置,服役后显然明显落后于世界同期水平,因此在其基础上又推出了两侧进气版歼-8Ⅱ全天候歼击机。换装俄罗斯引进新式雷达以及中距弹,使歼-8可以全天候对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攻击,并在后期版本中加上受油管实现空中加油,这也算是空军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当然还有歼-8IIM出口型号,不过整体水平确实不行没人买,随着歼-10、歼-20、歼-16等战斗机的大量入役,歼-8彻底退役只是个时间问题。这款曾经的空中主力延续歼-7脉络,为国土防空尽心尽力也曾留下一组编号如果还记得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歼7飞机驾驶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歼7飞机驾驶技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