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斗机驾驶员飞行技巧视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战斗机驾驶员飞行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口径分为大、中、小三种,分别负责远高,中近程的空中防御任务。它们的炮弹可以设定爆炸高度,一颗炮弹里面分别装着不同数量的弹片,因为高***射速快,大量的炮弹在空中爆炸后用弹片形成弹幕,只要弹片击中飞机的重要部位(发动机、飞行员、油管),都可以对飞机造成致命威胁。
一般所说的大口径防空炮都在127mm左右(能发射三式对空通常弹的日本战列舰除外,356mm、410mm、460mm战列舰主炮口径虽然大但是它的射速低),二战当中,大口径舰炮只是负责打乱敌方机群,让敌方机群难以组织有效的进攻,并且有效伤害一般都是大口径舰炮的输出。和中口径和小口径的舰炮就是负责突入舰群的漏网之鱼,特别是鱼雷轰炸机,它在水平投弹时飞行速度会变慢。
在二战时期,防空炮都有自己的计算仪器来对付飞行的事飞机。但是人工操作往往没有飞机快,所以现在一般只保留中小口径的防空炮,而且多为自行防空炮,一辆自行高炮可以覆盖一片区域,远程防空都交给了防空导弹了,但是自行高炮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价格太贵了,就拿我国某自行高炮来说,他的价格就是某99坦克价格的三倍。
这问题问的……不知道题主是想问高炮兵的作战程序,还是想问高炮部队的火力配系,还是想问高炮的杀伤原理呢?
从高炮部队的作战程序上来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高炮首次大量投入防空作战,一直到二战后的多次局部战争,高炮部队的作战程序还是较为成熟的,长期沿用的是空情预报与现地指挥体系:空情预报就是靠预警雷达、对空观察哨、探照灯部队、听音器部队搜索敌方机群的活动情况,并将来敌方向、数量、高度、速度按批次一一上报至防空指挥所,防空指挥所实施作战标图后将信息传发至高炮部队阵地做出拦截预报,高炮部队的射击指挥部门再按照上级指挥所发布的作战命令实施调炮,设置炮群的射击诸元,如射向、射高、射击形式、弹种、引信等等,待敌方机群进入高炮的火力杀伤区后,下达集火射击口令,就可以攻击在高空中飞行的机群了。一般来讲,空情预报的越及时、越准确,高炮的作战效果也就越好,但如果敌方首先干扰并压制了高炮兵的探测单元,高***也很容易成为瞎子聋子。
从高炮部队的火力配系上来看,长期以来高***兵都沿用着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体系,形成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拦截网。比如二战时期美、苏沿用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和德军的88毫米高平两用炮就是典型的大口径高***,用于攻击在高空中飞行的战略轰炸机机群;而诸如博福斯45毫米速***、苏制37毫米速***、美制30毫米速***等则是中口径高***,既可用于攻击在中高空飞行的大型轰炸机或俯冲轰炸机,也可以攻击低空掠袭的战术攻击机;此外还有一些12.7毫米或7.92毫米的高射机枪,一般部署给步兵分队及以下作战单位,用于在前沿阵地实施战术防空。不同口径的高***在实战中要形成密切配合,共同对来袭敌机实施火力拦阻。
至于高***的杀伤原理,在很早就形成了靠延时爆破引信在空中形成空爆破片毁伤敌机的机体结构的杀伤机制。只不过用于战术飞机的机动性极强,在空中的机动范围又大,早期的靠在地面用改锥或起子设定的延时爆破引信可靠性较差,杀伤效率也极为低下。一直到二战后期美军给海军高***兵装备了无线电近炸引信,才极大地提升了高***的作战效率。目前,各军事强国依然在高***兵上沿用着此类可编程引信,诸如著名的AHEAD预制破片集束***引信。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没当过高炮兵的帖子不过是道听途说,听听空军高炮36团的兵说说:
专业高炮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要地防空,过去的防空军划归空军建制,陆军高炮师从61师开始排序,我们部队在东北和62师经常协同布防。主要装备中炮100毫米、小炮57、少量的双联37,陆军的步兵部队高炮一般是军属一个高炮团装备最多是57,师属高炮营多是双联37、四联14.7高机主要是保护自己部队的重要配置。
高炮部队一般是以团为基本作战单位,以连为最小分队。团一级指挥所即可接受到上级的远方雷达情报,我们地处东北远方图涵盖中苏边境、南韩、日本,近方装备有513警戒雷达,一般是100公里上图。
炮连装备一般是6门配备,还装备有指挥仪、炮瞄雷达,一米测距机有指挥仪了基本不用了,高炮连作战根据自己的装备有几种战法:指挥仪诸元、炮瞄雷达诸元、综合诸元射击,指挥仪属于光学仪器受能见度影响大扑到目标距离有限,距离是靠一测手主观判断但方位角高低角准确,炮瞄雷达不受天气影响,扑到目标距离远斜距离准确,方位高低由于束波影响就不如指挥仪准确,综合诸元就是用指挥仪的高低角雷达的斜距离射击,指挥仪除了三个测手操作高低方位距离外,还是一台模拟计算机,根据事先输入的各种因素计算提前量。在没有炮瞄雷达和指挥仪能见度又不好的情况下用拦阻射击也就是喷子们所说的弹幕,拦阻射击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准确把握开火时间,各连按规定编号射击形成火网,按现在的说法就是盲打。有了炮瞄雷达指挥仪基本淘汰了这种战法。
100高是触发定时引信,57高触发延时引信,100高在输弹板上最高处也就是即将上膛的炮弹的位置有一引信测合机,连长电发火或一炮手脚动击发后引信测合机自动伸出一个圆环扳手套在引信上转动一定角度装定弹丸爆炸时间。引信时间是指挥仪根据各高度层的风速、风向、气压、气密、温度、湿度预先计算装定好的,目标的高度速度斜距离航路实时装定指挥仪自动计算,100炮的杀伤榴弹有效杀伤半径200米,高度5000米的匀速目标基本没跑,实弹射击时的课目成绩优秀。
现在的要地防空基本是导弹,高炮部队随着飞机的速度、载弹量提高已经跟不上了,100炮转360度要一分多钟,几经裁剪都已淘汰或装备给预备役了,网上看还有57在服役也不过是保护自己的防空导弹阵地而已。
首先,就是加大高******的口径,以形成更加密集的弹幕用来杀伤在高空飞行的战斗机。比如二战时期大量生产使用的127MM高平两用炮,以及德国军队的88炮是依靠弹幕来对飞机进行杀伤的。然而这种弹幕攻击只要战机不停地调整高度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战斗机所受到高***碎片的攻击,而且大口径的射速极低,只要战斗机不停地进行不规则的机动就可以避免被大口径高***击中,然而对于大口径高炮来说,一般打击的都是在固定高度飞行的大型轰炸机,所以一直德日一直在二战末期都在通过大口径高***来拦截盟军的战略轰炸机。
然而在面对速度较高,且可以进行机动的战斗机时,各国也不是没有任何办法加以对抗。美国在二战开始之前就已经开启了近炸引信的研制,并且率先投入应用。近炸引信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要高***弹飞行弹道附近有战斗机正在飞行,近炸引信就会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在飞机附近爆炸。这使得二战后期美军对日本飞机拦截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百分之80左右,即使是从海面上低空突防的神风攻击机,也可以使用近炸引信拦截。这使得在二战后期虽然美国
海军一直受到神风的困扰,然而近炸引信的出现已经极大的减少了美国海军所受到的损伤。现代自行高炮系统一般使用雷达红外成像加***制导的方式用来引导自行高炮的炮塔自动预测战机的飞行路线进行射击。然而由于高***炮弹的初速只有2倍音速左右,所以遇到高速战斗机自行高炮明显就有点追不上了。所以现代的自行高炮一般都是用来拦截直升机以及无人机,而且还能起到拒止低空低速攻击机的作用,所以目前仍然有很多国家都在使用自行高炮。
主要是通过密集的弹幕,还有就是在较低高度较近距离时可以通过预判提前量开火来攻击。而在杀伤方式上,主要是通过爆炸和产生的碎片来破坏敌机结构或者杀伤人员,以此击落或者击毁敌机。
高炮在射击时,一般是事先构筑好防空阵地的,各种大中小口径的高***彼此配合,能发挥最好的效果。不过这主要适合要地防空,像工厂,油田,指挥所等就常有固定的防空单位负责保护。而在像野战防空时,则主要是中小口径的高***,偏于机动和展开,同时射速也较高,有的还直接安装到了机动底盘上成了自行高炮。
而在杀伤方式上,不同炮弹的杀伤方式是不同的,虽然都是通过爆炸和碎片攻击。二战各国主要使用的是***用时间引信的炮弹,即预先根据测量的结果,设定炮弹的时间延迟,发射之后就能在敌方战机大致空域爆炸。
而对于小口径高炮,其主要使用的碰炸引信,在直接接触到接触到敌方战机时才会被引爆,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在射出一定距离而没有命中目标后就会自爆,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损伤。此外,小口径高炮射速高,能形成密集弹幕,因此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也是野战防空的主力。
而在二战中,有一种引信不得不提,这就是美国人研制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其被用于拦截日军战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原理就是发射无线电波,通过反射电波来测量本身与目标的距离,而如果距离开始增大,则说明已经到了距离目标最近点,就在此时引爆。此外,考虑到有炮弹直接命中目标的情况,其还配备有碰炸引信,用来处理这种情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斗机驾驶员飞行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斗机驾驶员飞行技巧***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pspw.com/post/2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