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驾驶技巧 > 正文

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二战 德国 摩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二战德军机械化作战能力强,为何马匹和马车还是国防军常备?
  2. 德军和苏军为何配发制式的高筒皮靴而不是低腰靴?
  3. 印度阅兵为什么会有摩托车杂技表演?

二战德军机械化作战能力强,为何马匹和马车还是国防军常备?

二战中德军的机械化水平的确很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完成了机械化装备。毕竟德国的工业生产力是一定的。加上战争的消耗。

在欧洲战场,德国机械化部队发挥的很好。但是当德军进攻苏联之后,在苏联那种环境机械化部队导致了后勤负担的增加。随着战线的延长,加上苏军的偷袭骚扰。部队的后勤供应成了很大的问题。

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二战 德国 摩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情况下,装备马匹的部队反而轻松了很多。马匹骡子对于后勤方面的负担并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德军在其他战场上,由于地形的限制,机械化部队反而不如这些马匹骡子。

爱在后期德国战争潜力已经不行了,生产出来的装备远远跟不上消耗。这种情况下很多部队都只能用骡子马匹代替运输。

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二战 德国 摩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坦克英国人在一战时期的发明,目的是解决西线的堑壕战。但将坦克脱离支援步兵的武器变为独立的突击力量却是德国人的创新,具体的讲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的发明,此人探索出了全新的装甲突击理论,第一个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装甲师就是此人组建的,在对波兰和法国的战役中充分得到了证明,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式。

作为新战法的发明者德国,当然希望组建更多的装甲师,但囿于国力,德国无法实现全部陆军的机械化,对苏战争爆发前,他们甚至拆分了原先的装甲师,从每师辖两个装甲团变为一个,使装甲师的数量增加到20个,这已是国力的极限,再不能扩展了,只好使用骡马,不是他们不想实现摩托化和机械化,而是不能!

最后说一句,二战各国陆军真正实现摩托化的只有美军!它的步兵师已是摩托化了,其他各国,包括苏联,都不行。

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二战 德国 摩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键是国力!

别说机械化,二战时期德军连摩托化都没有完成,原因很简单——缺(石)油少(天然)气。战争爆发前的1938年,别看早已高度工业化(当时德国90%的能源消耗来自本土储量丰富的煤炭),但德国的私人汽车拥有率仍然低得可怜,大部分经济领域(包括农业)也没有实现机械化,石油消费量略高于4400万桶。

这一数字比其他主要西方国家少得多——英国每年消费7600万桶,苏联1.83亿桶,而美国即使在经济陷入困境的大萧条时代仍每年消费惊人的10亿桶原油。战前,德国的石油供应来自3个来源——从国外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国内油田生产以及利用煤炭合成石油产品。仍以1938年的4400亿桶消费量为例,当时德国要从海外进口2800万桶(约占60%,大部分来自美国、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从欧洲进口380万桶(其中罗马尼亚就提供了280万桶),另外本土产出(包括德国西北部和吞并后的奥地利)原油约380万桶,剩下900万桶则来自工业合成。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时,燃料库存总计为1500万桶。等到1940年攻占挪威、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后,又从上述国家夺取了500万桶战利品。而按照每月军用石油消费量725万桶、进口/本土产量535万桶估算(改为主要从苏联、罗马尼亚进口),德军统帅部估算国内石油库存将在1941年8月耗尽。

而当时德国每个月只能从苏联进口约30万桶原油,难以填补每月近200万桶的“燃料黑洞”。为此,迫切需要夺取高加索油田(德国人的“如意算盘”是每年可榨取超过2亿桶原油)、乌克兰粮食和顿涅茨煤炭以维持战争“供血”,就成为1941年6月德国悍然入侵苏联的重要经济因素。

然而,直到战败投降,德国也没能抢到1滴高加索石油。侵苏期间,虽然德国一度占据了位于高加索产油区最西端的迈科普油田,但因苏军撤退时彻底破坏了生产设施,加之斯大林格勒战役失利,害怕被切断退路的德军在控制该油田不到4个月后,就于1943年1月仓皇撤离。

搞笑的是,德国入侵苏联掠夺的石油与战前根据两国条约所获石油数量差不多,都是470万桶左右,这仗等于“白打了”。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倒是在较长时间里成为德国的关键石油来源,从1941至1943年,该油田每年对德出口1300万桶原油,但随着盟军空袭加剧及油田储量趋于枯竭(罗马尼亚人也偷偷“耍心眼”控制产量),到1944年下半年,罗马尼亚对德石油出口量跌破700万桶,直至最后停止供油。

与此同时,德国本土(含奥地利)也拼命增大原油产量,经过努力,年产量(1944年)一度达到近1200万桶,但之后便随着战局恶化一落千丈。到头来,国内合成石油工业变成了德军最可靠的燃料来源,到1944年初德国每月可生产3.7万桶合成石油。但在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一边是盟军不断加大针对德国合成燃料工厂的战略轰炸,一边是苏联红军于当年12月攻占罗马尼亚油田,德军机械化部队逐渐陷入困境。甚至在发起“突出部战役”前,德军为节省宝贵的燃料,竟然用马车向前线运送汽油,导致战役打响时间被迫推迟。

德军和苏军为何配发制式的高筒皮靴而不是低腰靴?

对于苏德两军来说,野战部队的长筒皮靴是一个历史继承下来的装具,目的是方便士兵骑马,在东欧国家,普通的士兵普遍配发长筒皮靴,不只是苏德。在东欧国家军队中的机械化程度不高,所以马匹就是重要的机动工具,德军如此,苏军更是这样。所以在苏德两军的着装中,长靴就成为了标准配置

不过,这个配置随着战争的进行也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德军方面由于原料供应紧张,靴子的靴筒首先是逐步降低,从一开始的膝盖以下慢慢下降到了小腿以下,在1943年前后,普通的步兵就开始配发高腰皮鞋和护腿,很少再配发高筒皮靴,不过军官还是配发高筒皮靴。在德军中,山地步兵和伞兵一开始也没有配发高筒马靴,主要是行动不方便。

对于苏军来说,情况要好一些,毕竟哈萨克斯坦那里有足够的皮革供应,加上美国根据租借法案还给了苏联大量的皮革棉布一类的轻工产品,这样才使苏军的制服有保证,所以苏军方面一直是保持着配发长筒马靴,在战争初期,由于大量的物资被德军缴获,也出现过发给高帮皮鞋配绑腿的情况,随着苏联动员的展开,这种情况很快就结束了。

印度阅兵为什么会有摩托车杂技表演?

印度是个多山地的国家,山地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4,摩托这种机动化部队,相比大型军用器械在山地作战,运兵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印度在实际战争中,一个摩托可以承载十几二十个人,实际作战肯定不会这么夸张,但运载两三人还是没问题的。他们平时是把它当成工具,战争时当武器装备。

如果再次爆发中印战争,中国再一次越过国境对印作战,就不会像1962年那样势如破竹了。因为现代战争同时依靠步兵,这个时候摩托车的用途就突显出来了。

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例子足够说明了,对印度这样一个国土面积超大的国家来说,如此高机动性的运兵,连美国那样夜郎自大的国家也不敢小瞧印度的摩托车运兵。


印度是阅兵确实在中国看来就是杂技表演,特别是每年变着花样的摩托车表演。我们觉得很好笑,认为军事盛宴,搞得跟玩杂耍一样,这应该是很严肃的场景才对,看我们自己的天安门阅兵,整整齐齐,看着非常的威武,这样才像是阅兵的样子。


其实不能这么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印度,虽然阿三平时很多事情看着不靠谱,但是阅兵这个是文化的差异,也许我们自己看自己的阅兵很威武,很有气势,有压迫感,但是在印度人看来这是阅兵吗?也许他们也理解不了我们的阅兵,觉得太单一就是走正步然后武器装备,那么观众会不会看着很无聊什么的。


所以我觉得不用觉得好笑,不知道小时候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英国人和一个***人聊天,英国人聊天从来没有肢体接触,讲绅士风格,而***人聊天从来拍肩膀拍胸的与你交谈,谈话结束后发现已经走出100米远了。印度的摩托车阅兵摩托车杂技表演只是印度的一种文化体现!

甚至我觉得可否在某一天我们天安门阅兵,能否邀请他们的摩托车队来参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德国摩托车驾驶技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